购物中心的用途

购物中心的社区即框架

9月 26, 2017

在我们Mall Plus+设计专家研讨会第二天的讨论中,设计师们开始思考现今购物中心的用途和功能。基于古罗马城镇的发展历史(当时的社交达人预测到了社区联系),我们的设计师们认为“应该由社区推动零售,而不是反过来”。–David Stavros,高级设计主管|亚洲执行副总裁。还有一个类似例子是印度的一个乡村,最早装上了一个灯泡,以便当地妇女在夜晚缝纫和聊天。后来,安装的灯泡和聚集的人群都越来越多,最终发展为公共市场。在交流见闻案例时,设计师们兴致勃勃地深入讨论起零售在更大社区范围的作用和功能。

我们目前所知的第一家“购物中心”于1956年,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伊代纳开业。这家Southdale Shopping Center由奥地利建筑师Victor Gruen设计,目的是在北美郊区建立欧洲拱廊街道式社区。该购物中心最初视为供社区人们边聊天思考,边喝咖啡和购物的中庭区域,类似于悠闲惬意的欧洲广场。不过,在之后造访该购物中心时,Gruen发现原本用于聚集人们的公共空间发生了不规则延伸。与本意恰好相反,人们在当时的汽车文化影响下,开设广阔的停车区域,并吸引仅注重盈利的开发商接盘,从而促进了郊区扩张。

购物中心在半个多世纪中一直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,但其基于现今不具可行性的过时模型。具体而言,购物中心对周边环境存在多种潜在破坏力,其效果正在日渐凸显。如今的成功购物中心往往围绕主要租户进行设计,依赖大型零售商来吸引人们进入生产环境——缺乏自然力量和除各供应商特性外的任何其他元素。虽然随着零售形式受种种干扰元素的影响,大部分面对面零售购物被便利的在线购物所取代,但消费者日益期望更具真实性、互动性和社区导向性的体验,想要重回传统的实体店铺。购物中心已无法再做到这一点。

“应该由社区推动零售,而不是反过来。” – David Stavros, 高级设计主管|亚洲执行副总裁

如果将现今的购物中心设计置于强力社区框架中,便可具象化缺乏的元素:结构完善的社区不仅仅是行动的目的地。独特个性可为有效社区带来归属感或成员感,从而吸引和欢迎与其本质产生共鸣的人们。社区成员希望经由此归属感对社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。他们希望感到自己的需求得到听取、理解和满足,从而为社区发展做出贡献,并推动社区持续发展和演变。

随着社区不断回应成员的需求,可以基于完整人的认知来思考不同个体的需求,从而实现全面满足,更好地服务成员群体。因此,社区日益变为多方面中心,通过聚集服务和设施来满足众多需求,进而创造共同情感联结和共享共同体验。随着社区针对成员需求发生组织变化,它们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发展,并根据整体支持需要进行结构重组。社区开始展现独有的审美和风格,发展与众不同的原创特色。

对比现今购物中心的特征,我们可以看出此类社区感已消失不见,取而代之的是使人们相互之间和与周边世界失去联系的僵硬环境。这些购物中心的失败正是因为它们失去了用途——最初存在的原始原因。只有当购物中心恢复本色(供人们在联系空间中真实展现自我的会面场所,具备灵活的发展潜力)时,这一机构才会真正开始复兴。而且我们的设计师据此想到了另一个问题:“我们是否真正需要购物中心?”

敬请关注后续内容,倾听更多洞察见解。